close

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,全台約有9千多人正在等待器官移植,然而,每年卻僅有200多人捐贈。為了增加國內器官捐贈的來源,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10月初正式拍板,開放「心臟死後器官捐贈」上路,推估每年約可增加70例捐贈者,尤其是可以忍受較長缺血時間的腎臟,預期會是最大宗的額外器官來源。

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、器官勸募小組召集人、臺大醫學院外科臨床副教授周迺寬,以及臺大醫院器官捐贈協調護理師蘇佳莉、林南利、鄒潔瑩、張蕊麟接受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《好心肝》雜誌的訪問發表的「心臟死後器官捐贈上路 拯救更多瀕死生命」文章中指出,心臟死後器官捐贈(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, DCD),指的是心臟停止跳動導致全身循環停止,據以宣判死亡後,開始進行器官捐贈。與腦死後器官捐贈的差別在於,腦死者仍然有心跳和循環,器官品質比較好;腦死判定有嚴謹的標準,較能抓準器官捐贈的時間點。

瀕死的4個情境

腦死

:指的是腦幹死亡,當腦部有嚴重疾病使得控制心跳、呼吸中樞的腦幹發生續發性病變,導致腦幹反射完全消失,一段時間後心肺功能也會喪失。鄭本岡

心跳停止:指心臟停止跳動,醫療監測儀器顯示心電圖變平、動脈導管壓力波也沒有了,血液無法供應全身,器官、組織功能喪失導致死亡,刑法上也是以此判定死亡。

脈搏停止:指的是心臟不能有效收縮或完全不能收縮,導致血液循環停止的現象。臨床上有些疾病比如氣胸、心包膜填塞等,患者可能沒有脈搏,但心電圖仍微有心跳。一般急救時若患者沒有脈搏,就會做CPR復甦術,搶救後有機會挽回生命。

呼吸停止:有些臨床情況可能造成呼吸停止,但若還有心跳,及時搶救後有機會挽回生命。

過去對於心跳停止後如何確定死亡,沒有真正的共識,故未開放。不過隨著醫療的進步,以及腦死病人越來越少,器官來源減少,心臟死後器捐在取得醫界共識後,目前已開放。

鄭本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r37ka52r 的頭像
    clr37ka52r

    陳韻民的部落格

    clr37ka52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